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营造浓厚的“讲文明、促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学务处将组织开展文明礼貌月主题教育活动,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收到实效,现将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在广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三爱”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发奋学习、不懈奋斗,为美丽升达、和谐升达建设,为学院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组织机构
学务处成立文明礼貌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督查各系文明礼貌月活动的开展情况。领导小组由人员组成:
组 长:张现水
成 员:韩炎涛 袁 征 苏 虹 王 征 闫 帅 陈 刚 刘 锦 王智鹏 郭 峰
张 娟 惠凯赟 郑玲玲 曹华莹 赵 杨
二、活动主题
践行“三爱精神”,做文明大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20日至2013年12月20日
四、活动内容
1.充分认识开展“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简明清晰地明确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深入开展“三爱”教育,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2、广泛组织“三爱”主题宣讲活动。各系可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等内容,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不断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
3、以“三爱”教育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各系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及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深化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建设,打造一大批“三爱”教育文化品牌。要将“三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中,使“三爱”教育不断深入人心。要将“三爱”教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三爱”教育。
4、把“三爱”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各系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制度化上下功夫,推动活动常态化。把“三爱”教育内容融入党员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校史教育等各项活动中,大力宣传学习是广大学生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
5、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树工作。各系要抓好用好“三爱”教育的先进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充分发挥评选表彰的导向和先进典型人物引领作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切实把学习模范、争当先进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和价值取向。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深入动员。各系要充分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依据本办法制定活动实施细则,要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悬挂条幅、制作展板、校园网等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广泛宣传,深入动员。通过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确保文明礼貌月活动收到实效。
2.以身作则,重在落实。各系辅导员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积极认真组织并参与主题教育活动中来;要认真领会实施方案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体学校党员、学生骨干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争当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领头雁。
3.抓好基层,树立典型。各系要遵循重在基层、重在班级、重在宿舍的原则,努力营造环境,搭建平台,充分调动班级和宿舍的积极性,引导班级和宿舍在活动中自查自纠;同时要有意识地树立和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形成的先进经验。
4.着眼可持续,完善机制。各系在活动期间要充分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职能作用,构建适合本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对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各项工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办法。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活动成果,形成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5、各班以“践行‘三爱精神’,做文明大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主题板报,要求主题鲜明,有针对性,有号召力。
6.各系要及时将活动实施细则、活动总结、先进事迹等材料报学务处。学务处将对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做出总体评估,通过认真总结,表彰先进,逐步形成我院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 务 处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