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郑州经贸管理学院招生网!

招生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动态
多家媒体报道创办人王广亚博士回乡祭祖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14 来源部门:院长办公室 浏览人次:次 责任编辑:

寄语乡邻“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

近日来,多家媒体报道我院创办人王广亚博士回乡祭祖,他寄语乡邻“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 。

大河报:《95岁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来豫祭祖,寄语乡邻——“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5-03/14/content_1233953.htm?div=-1

本报讯“家乡在哪儿,咱们的根就在哪儿啊……”昨日上午,回到老家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祭祖省亲时,今年95岁的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谆谆之言,让众多乡邻为之动容。

这位已为河南创办了两所高校的九旬老人倡导并践行的“尊老”“孝亲”“勤俭”“感恩”美德,深深感染了一方热土。

昨日上午10时,不顾舟车劳顿,刚到巩义的王广亚就在亲友及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徒步登上沟坡,赶到位于海上桥村的祖坟上祭奠。

10时30分许,老先生回到村子,在王氏宗祠旁的文化剧场戏台前,与乡亲们一块看起了豫剧。临走时,乡亲们与他握手话别,依依不舍。王老更是潸然泪下。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能够叫出不少乡亲的称呼。王广亚说,看到家乡的变化,他感到十分高兴,以后他还会“常回家看看”。

“这次回乡祭祖,不是第一次,这几年,老先生每年都会回来。”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村支部书记王志万说,在王老的大力资助下,村子建起了文化剧场、王氏宗祠等设施,大大方便和丰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他一直信奉一条格言,那就是‘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特别是感恩,他一辈子都不会忘!”王老先生的女儿、今年74岁的王淑芳说,王老现在虽然在台湾的教育事业风生水起,但一直牵挂着家乡的发展。1991年,她的父亲第一次回乡,就决定在家乡建学校。

1993年,王老在新郑市首先创办了太阳成集团tyc138。2004年,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也由王老在巩义市创办。目前,王老还筹划在登封市创建第三所高校。

据了解,曾获多个荣誉博士学位的王广亚,60多年来先后在台湾、大陆创办了10多所高等院校,被推荐为台湾私立教育事业协会理事长长达27年,并获选为台湾第一届私校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

网易新闻:《95岁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来豫祭祖》

http://3g.163.com/ntes/special/0034073A/wechat_article.html?docid=AKL7TM9K04040016&s=newsapp&w=6&f=wx&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浪新闻:《“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

http://news.sina.com.cn/o/2015-03-14/051931605356.shtml

政治家:《为95岁台湾教育家的感恩情怀放歌》

http://www.politician.com.cn/a/lishiyanjiu/2015/0314/18721.html

一个95岁的河南人,虽然长期客居在宝岛台湾,但在他的心灵中永远铭记着儿时的欢乐与忧愁;一个95岁的河南人,虽然被战争和海峡隔断了几十年,但思乡的梦却做了一年又一年;一个95岁的河南人,虽然头上增添了不少白发,但是他心中的乡愁却永远根深蒂固;一个95岁的河南人,虽然远在海峡对岸宝岛,却怎么也改变不了浓浓乡情的河南话;一个95岁的河南人,把反省自己当作失败的成功之母,却谦逊地把感恩当作对社会的回报;一个95岁的河南人,用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而且诠释了自己对于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据大河报3月14日报道,“家乡在哪儿,咱们的根就在哪儿啊……”昨日上午,回到老家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祭祖省亲时,今年95岁的台湾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先生谆谆之言,让众多乡邻为之动容。这位已为河南创办了两所高校的九旬老人倡导并践行的“尊老”“孝亲”“勤俭”“感恩”美德,深深感染了一方热土。

一个人要想找到自己的根,就得在心中记住永远念念不忘的乡愁;一个人要想不忘本,就得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一个人要想教育别人,那就要首先学会教育自己;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应当尊重他人;一个人想要富有,首先应当学会勤俭持家;一个人如果想得到社会的承认,首先要懂得如何感恩生你养你的故乡。

故乡再穷,那是自己生命的根;故乡的话儿再土,那是暖心的家乡情;故乡再遥远,那是自己心中永远的牵挂;故乡的田地再干旱,也能让远在他乡的游子记住故乡那数不清的土特产中,所包含的缕缕情丝。

王广亚老人不仅在台湾桃李满天下,而且在家乡创办了两所大学。两所大学,是一个游子对于家乡的眷恋;两所大学,是一个95岁老人心中对于故乡的感恩情怀;两所大学,是王广亚对于祖国的期望,他要把人才培养当自己有生之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两所大学,是中原崛起的力量源泉之一,他记载着这位老人的心愿,他寄希望于后人茁壮成长,寄希望于子孙后代赶快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河南历史悠久,是黄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巩义既有古代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又有当代的教育家王广亚。河南中原崛起拥有这些文化精英相互传承与发扬光大,河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一定会向世人讲述河南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没想到,一个95岁的老人,他的心态却依然拥有一颗蓬勃向上的青年心态;没想到,一个95岁的老人,能用“失败了反省自己,成功了感恩他人”,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没想到,一个95岁的老人,没有因为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打磨,使自己对故乡产生某种淡忘;没想到,一个95岁的老人,对于乡音和乡情是如此眷恋和依依不舍;没想到,一个95岁的老人,对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是这么执着。

《管子·权修》中曰:“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人一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培养人。而培养人,不在于寄希望他们能谋得多大的官位,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对自己负责,是否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由此可见,王广亚老人对于教育的忠诚来自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由此可见,王广亚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来自于他对故乡的无限热爱;由此可见,王广亚老人对于人才的培养当作是自己在河南中原崛起中的一份责任与义务;由此可见,阻隔在海峡两岸的大海再宽,也难以阻断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因此,王广亚老人在他有生之年就是要为家乡像植树一样,让一颗颗树苗茁壮成长;因此,他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变成对故乡的感恩与回报。

《礼记·学记》中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善于教授别人的人,使别人能继承他的志向。当王广亚老人创办的两所大学那些莘莘学子知道他的伟大情怀之后,他们会继承和发扬老人的精神,热爱家乡,热爱祖国,而且能践行“尊老”、“孝亲”、“勤俭”和“感恩”的美德,而且能让王广亚老人对于教育的赤诚情怀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因为,他们在这个95岁老人身上懂得了什么是社会责任与义务;因为,他们在王广亚老人身上学会了感恩与回报。

然而,我们在王广亚老人身上却看到了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勤勉耕耘,他就像人民忠实的老黄牛,一直在中原的土地上不停地耕耘着。他的精神难能可贵,因此,他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学习和致敬!

(校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