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晚,郑州市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志愿者在已经熄灯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前合影(右上小图为熄灯前的二七纪念塔)。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倡议的一项环保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今年,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


这是3月26日晚拍摄的国家大剧院熄灯前(上图)后对比图。
从中国首都北京到秘鲁首都利马,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南极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26日晚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影响范围远超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初设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

3月26日晚,郑州市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志愿者在已经熄灯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前合影(右上小图为熄灯前的二七纪念塔)。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倡议的一项环保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今年,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


这是3月26日晚拍摄的国家大剧院熄灯前(上图)后对比图。
从中国首都北京到秘鲁首都利马,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南极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26日晚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影响范围远超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初设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

3月26日晚,郑州市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志愿者在已经熄灯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前合影(右上小图为熄灯前的二七纪念塔)。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倡议的一项环保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今年,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


这是3月26日晚拍摄的国家大剧院熄灯前(上图)后对比图。
从中国首都北京到秘鲁首都利马,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南极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26日晚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影响范围远超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初设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

3月26日晚,郑州市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志愿者在已经熄灯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前合影(右上小图为熄灯前的二七纪念塔)。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倡议的一项环保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今年,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


这是3月26日晚拍摄的国家大剧院熄灯前(上图)后对比图。
从中国首都北京到秘鲁首都利马,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南极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26日晚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影响范围远超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初设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

3月26日晚,郑州市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志愿者在已经熄灯的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前合影(右上小图为熄灯前的二七纪念塔)。该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倡议的一项环保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今年,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熄灯接力,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


这是3月26日晚拍摄的国家大剧院熄灯前(上图)后对比图。
从中国首都北京到秘鲁首都利马,从阿联酋的迪拜到南极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26日晚熄灯一小时,以倡导节能减排理念。
“地球一小时”活动今年进入第5个年头,影响范围远超发起方世界自然基金会最初设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小时”只是一个开始。
轮流熄灯
“地球一小时”始于各地26日20时30分,终于21时30分。
联合国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说,纽约联合国总部和联合国驻世界各地办事处届时熄灯一小时。
声明说:“‘地球一小时’是一次提醒,那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减少能源系统对这颗星球的影响。”
中国最终有86座城市确认参与今年活动,承诺26日晚8时30分熄灭当地标志性建筑灯光一小时。参与的建筑包括首都北京八达岭长城、最高建筑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及国贸建筑群、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玲珑塔和国家大剧院。
在法国首都巴黎,罗浮宫、巴黎圣母院和先贤祠等标志性建筑响应号召。世界自然基金会成员正准备在埃菲尔铁塔前特罗卡德罗广场竖立1600只纸熊猫,提醒人们关注野生大熊猫命运。
在英国苏格兰,参与者将奏响风笛,哀悼日本地震和海啸遇难者。
另外,英国泰晤士河畔著名观光摩天轮“伦敦眼”、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和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哈利法塔等将卸下“夜妆”。
中国行动
作为这一活动的最积极响应者,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创意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学生以切断电源、关闭电灯等行动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学生们办起烛光晚会,将写有心愿和祝福的灯笼放飞。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丁晓丹说:“今晚我们熄灭宿舍灯光,感到为可持续发展做点事并不复杂,也很荣幸。其实我们熄灭的是灯光,点燃的是希望,希望我们的节能环保实践能从熄灭灯光的那一刻开始。”
而青岛市民姚振宇的话更让人感动:“打印纸双面打印、及时关闭不用的电脑等其他电子设备,都是我们随手就可以做到的,希望这次活动能让大家逐渐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习惯。”
传递理念
“地球一小时”发起人、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活动执行理事安迪·里德利说,这项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传递节能理念。
他26日早些时候告诉记者:“这是一年中一天里的一个小时,真正意义不是活动期间节省电力,而是向世人展示,团结一心可以有什么样的结果。”
里德利说,今年“地球一小时”关注主题是借助网络相互鼓励,付出更多努力,节能减排,保护地球。
“地球一小时”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举行,2007年首次在澳大利亚城市悉尼举行,大约200万名民众关闭照明和电器一小时。
里德利本周早些时候说,他没有料想到“地球一小时”能获得如今这么大的影响力,会“跨越文化、国界、种族和宗教”。